學打擊樂兩年多,持續遇到瓶頸。

因為抗拒感很重,所以一直以來都跟老師溝通,想了非常多的方法改善。包含在家練習時的趣味化;上課完隔天就練;幫他安排特別容易的聲部或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樂器聲部;老師額外的免費加強;老師特別個別錄影給他看,讓他能照著做,重複練習……這些都試過了。我真心感謝他能夠遇到這麼包容的好老師!!

昨天在家練習時,大概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他一邊哭一邊練,又講了一次:「我不要再上課了!」

老爺冷冷地說:「忍受挫折能力這麼差!」少爺更受打擊。

這種時候難道不是應該先同理心,讓他感覺到被安慰,然後幫他度過難關嗎?老爺的看法是:「不需要!這樣只會讓他下次找更多藉口。」

我嘗試先給他同理心,果然就被老爺說中了。
我試著安慰他:「我知道你怎麼練習都敲錯,心情會很不好,我也會這樣。但是你一直哭、亂敲、發脾氣不是辦法,總是要克服,一個音符一個音符慢慢認,多練幾次就會更好了。」少爺一邊抹眼淚一邊說:「我有啊!我有認譜,可是我還是一直敲錯。而且你叫我今天練一次,就是要叫我一次練好啊!」

結果是怪我摟?!靠!搞得我都上火!怎麼可能?!天才都不可能只看一次樂譜就馬上學會,我從頭到尾都沒有這樣要求過!「那你為什麼不問我呢?我哪有叫你一次練到好!我知道一次練不好,所以當你問我明天要練習嗎?我才會跟你說不需要,因為要勞逸結合,明天休息一下,放輕鬆,接著有空再練。我是這樣講沒錯吧?我已經是一個很少要求你的媽媽了。你看你的同學,電視只能看半小時,除了打擊樂、還要學直排輪、畫畫,有的是去學鋼琴。而且照你這樣的心態,學什麼都沒有用!一定又會學到一半就放棄!」

少爺總有他的道理:「可是我英文強啊!如果有更有趣的我就會參加了。」像是什麼?「如果有布袋戲的課,我就會學了。」

並沒有布袋戲課,好嘛!!!!!文藝中心開的布袋戲推廣課程,上了幾年都差不多是這樣了,沒有進階課程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現在打擊樂剛好是一個學習階段的尾聲,接下來就要進入專修班。

原本英文課程負擔就很重,吃完飯寫英文作業,就要花一個小時,甚至更多。星期二晚上是「唯一不需要寫英文功課」的一天,少爺經常都會說:「我星期二想要休息」。開學以後,小學三年級的學校課程都會加重,可是打擊樂的專修班,上課時間會延長半小時,晚上九點多才能回家,會減少睡眠時間,也是我猶豫是否要繼續上課的原因。(我們還有其他選擇──換時段、換老師,改成週末,少爺本人又不願意。)真是個難搞的孩子。

我跟老爺的共識都是──任何學習,一定是從趣味開始,接著就是對忍耐能力的考驗。不可能一整路都很順遂很好玩。我深深憂慮,這樣順他的意,半途放棄,真的好嗎?要繼續上課並不是基於「我都花這麼多錢了!」、「讓孩子會很多很驕傲」這種虛榮感,而是考慮到,才藝課不只是才藝,更是訓練他的耐心、忍受挫折的能力、堅持下去的勇氣啊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ackd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