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爺的小一行事曆:除了小學課程,還包含3份才藝課程(英文、打擊樂、跆拳道)。

其中,打擊樂已經學了2年,是他的興趣。少爺最近老是嚷嚷著說不想上課。原因是要練習很煩,而且之後要上台表演,他會怕自己出錯被台下的人嘲笑。後來打擊樂老師保證「一定會讓所有的小朋友都學會」,才沒有持續抗拒。下一期同班兩年的幼稚園同學可能會退學,他沒有熟悉的朋友,也可能會影響繼續上課的意願。我倒是希望他能繼續上課,因為這兩年他很扎實的學到豆芽菜的知識,而且是在相當愉快的學習環境。如果改上其他的音樂課,不再是團體學習,可能會更枯燥乏味。

佳音英文:老爺說英文很重要,一定要上而且必須天天上課。少爺的反應:1. 好煩喔,又要上英文了。都是爸爸叫我去上的。 2. 佳音的英文比學校的英文課好玩。 3. 沒事就會自己在白板上寫英文句子和單字,目前已可書寫 I'm Nick. I'm Abby.

跆拳道:老爺說,懂得保護自己很重要,一定要上,一周一次即可。 少爺的反應: 1. 好累喔,不想再踢了。 2. 沒事就會比劃兩下跆拳道的動作。

以上這些反應,幾乎都很矛盾。在上課的過程都樂在其中;但是要上課前,以及課後功課、練習,又會持續抱怨。

才小學一年級,為什麼要這麼累?不止小孩有疑問,我對這麼多學習課程,也很狐疑。我們自己小一的時候都是以玩樂為主,何以現在的小孩要這樣要求?為了不讓他進安親班,我選擇半天的兼職。結果下午還是得接送上英文,回家又得聽CD、寫字起碼一小時。這跟我不願意小孩去上的傳統安親班,到底差在哪裡? 但是老爺認為:「我們小時候在外面瘋跑,是因為有玩伴、有環境。現在的小孩有辦法這樣嗎?才藝課主要是讓孩子嘗試,找到他的興趣。如果上課以後發現沒興趣,也不能半途而廢,至少要上到一個程度和階段。例如,打擊樂至少要上到他有過一次大舞台表演經驗,到時候再確認他的上課意願;跆拳道也是,小學的環境比幼稚園複雜太多了,至少要上到藍帶(白帶->黃帶->藍帶->紅帶->黑帶),讓他被攻擊的時候,身體自然產生反應知道怎麼閃躲,才不會吃虧。英文非常重要,一定要上。而且學習本身就非常枯燥,他必須接受這件事,沒得討論。」 至於非才藝、學習之外的時間,少爺的其他煩惱,大概就是一個人在家很無聊(自己的玩具都不好玩),只能看電視、看書,不知道要幹嘛。 我對這份行事曆看了又看,覺得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我跟老爺身上。怎麼能夠因為大人懶惰(尤其是老爺,宅宅程度破億萬兆),不想出門,導致小孩缺乏戶外活動?! 假日還是盡量帶他出門好了,就算是去公園騎腳踏車,也勝過在家裡盯著電視螢幕發呆。

 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
06:45-07:30 起床/吃早餐
喊無聊/玩/看書/看電視
因為爸媽不想出門,所以小孩只能喊無聊/玩/看書/看電視
07:30-12:30 小學上課
小學上課
小學上課
12:40-13:30 寫學校功課 寫學校功課
13:30-14:30 午睡 午睡
踢跆拳道
14:30-16:30 補英文 補英文
16:40-17:50 寫英文功課/聽CD 看電視 寫英文功課/聽CD 喊無聊/玩/看書/看電視
18:00-19:30 吃晚餐/看電視
19:30-20:35 練打擊樂 上打擊樂 看書/玩遊戲/看電視 練打擊樂
20:40-20:50 吃宵夜/看電視
21:00-21:30 洗澡
21:30-21:50 睡覺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ackd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