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睡前略微暈眩,原因不明。早上少爺起床第一句話就是問:「媽媽你有沒有好一點?要不要去看醫生?」
我以為自己很愛孩子,其實孩子更愛我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最近反省自己對小孩不耐煩、遷怒和發脾氣的次數多到影響親子關係,所以有意識的想要進行改善。例如:我希望小孩洗澡動作快一點,原因是「不能太晚睡、睡眠時間不足影響生長發育、隔天起床又叫不起來等等」,雖然出發點是善意的,但總是把洗澡時間搞得非常不愉快。我永遠在怒吼「快一點!快一點!你到底在摸什麼?等下我就不幫你洗了!」為了改善發脾氣次數,我讓少爺刷完牙、衣服脫得差不多了再來找我,趁他磨磨蹭蹭的時間,我就滑滑手機,眼不見為淨,不需要在浴室等他冷得要死又氣得要命。
老爺說根本就沒有差別。
我數次詢問少爺:「媽媽生氣的時間有沒有比較少?」看來是沒有= =他老是回答:「你剛剛那樣說很凶,是生氣了嗎?」「喉~~你是不是在罵我!」
老爺:「不對的地方當然要管教,不發脾氣是不可能的。問題是你太容易不耐煩。」
言之有理,但確實每次都被時間追趕,特別容易生氣。
早上幫少爺拿書包,看到昨天幫他裝的水壺,水量一點都沒有減少。跑過去唸他:「你又沒喝水?我講過幾次了?水喝太少,嘴唇會裂開,對身體也很不好。」少爺狡辯:「可是我回家有喝。」「問題是你在學校活動量很大,下課會跑來跑去,怎麼可以不喝水?你以前不是這樣的!拜託把那個愛喝水的小朋友還我!我對你太失望了,枉費我還到處稱讚你是個愛喝水、不喝飲料的好孩子!」
少爺當場扁嘴哭出來。
這真是一個傷人心的說法。但我還能怎麼樣?每天好言好語提醒他,依然故我。他下課就顧著玩。
問他為何幼稚園不會如此,他說:「因為老師都會固定時間叫我們喝水。」小學老師基本上就是放風,不會管這麼多小事。孩子不會自動自發,也沒有意識到口渴這件事,太糟糕了。
如果傷心能讓他記得這件事,至少水喝得夠多。
我去廚房燒開水讓自己情緒冷靜下來,但還沒平復,他已經開開心心的跳過來說:「媽媽我把早餐吃完了。」「現在去拿杯子喝水,馬上!」
日常,總是在這種憤怒、生氣、計較、和好、又彼此親愛的瑣碎小事中度過。但我總希望,能夠再好一點──少生一點氣,多一點開心。
只能說──努力,再努力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ackd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